到底什麼是「灌頂」? 正確修行的十堂課 第三堂課:到底什麼是「灌頂」? 在密教裡,我們常看到不少跑道場的「灌頂族」, 到底,「灌頂」的目的是什麼?我們為什麼要「灌頂」? 上師 曲英嘉參仁波切  2006年4月14日 ●密嚴山 編輯整理/妙平 所謂的「灌頂」,即以水灌於頭頂,受灌者即獲晉陞一定地位之儀式。原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之一種儀式,國師以四大海之水灌其頭頂,表示祝福。佛教諸宗中,以密教特重灌頂,其作法係由上師以灌頂瓶水(象徵如來五智)灌弟子頂,顯示繼承佛位之意義。 密宗修學,為了成佛法身事業上有上師保證,所以必須入壇受灌頂,此灌頂即是日後成佛的一種保證。 密法為什麼要灌頂?關於這一點,我就再解釋一下。 在顯教來看,顯宗的任何經典,都是佛遇到某種因緣而講。也就是說,佛在講經的時候,都有祂的一個緣起。當我們在念誦每一部經典的時後,都要先知道,這部經典是佛遇到什麼樣的一種因緣、在什麼樣的一種機會下,才講這部經典?同時,我們也要瞭解,這部經的要旨,這部經的精神 ARMANI、及這部經要表現的內義是什麼? 顯教的經典都是佛為「他請而說」或「自說」 佛講經的時候,分為兩種情況,而大部份的因緣,是因為「他請而說」。就是有某菩薩有疑問去問佛、或某阿羅漢有疑問而去問佛,因為這樣的一種請示,佛就娓娓道來其中的內義、其中的精要,進而開示一種修行的法門。 像這種為「他請而說」的教法相當多,如《楞嚴經》就是因為阿難有問題,佛藉著和二十五位菩薩講經說法的機緣而說;如《圓覺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法華經》,這些都是因為菩薩,或聲聞乘眾勸請而說的經典;而自說的經典,就是以《阿彌陀經》為代表和基礎,因為佛在觀察這些弟子大眾,尤其是修行者,到末法時都很愚頓,智慧非常的差、常常很憂慮,為了不讓這些弟子將來沒地方可以依歸,所以自己說了《阿彌陀經》,這也是淨土宗特別倡導的經,甚至淨土宗在見面問安時,都會將「阿彌陀佛」掛在嘴上。 所有的經典,都是佛因「他請」或「自說」而講,但不管是「他請」或「自說」,在經典的後方都會有 節能燈具護持的菩薩,或天王、或鬼神來護持這部經典。所以當我們在讀經的時候,經典上通常都會印幾個字:「經典應置於清淨之處」。這是為什麼?是因為經典內部都有護法來護持。 不同的經典,都有不同的護法 以地藏經來說,其最主要的護法為「堅牢地神」,而金剛經的最主要護持菩薩為「金剛菩薩」,即密乘的「金剛手菩薩」…一般佛教在傳經時,常不太理會你和這部是不是有因緣,就直接授與你去唸某某經或持某某經。但要知道,任何經典內部都有會上主,就是有一個啟發者,有一個護持者,在唸經的過程中,會上主和護持者一定要來護持你。因為會上之主是已經聽懂這一部經、已經修證這部經典上要義的成就者,所以當會上之主及護持者同意你可以唸這部經的時候,則你唸這部經,就可以透過念誦這部經典理解經典上的要義,才能從持誦這部經典上獲益,甚至於開悟。 所以雖然我很讚歎印經的功德,但看到很多人勸請大德們來印經時,總不免憂心:當這部經流傳出去之後,會被與這部經沒因緣的眾生持誦,會上之主、護持的護 術後面膜法因此無法護持,這是我比較擔心的。 密宗本尊法教經由上師口傳,就有護持的力量 所以在密乘傳統上,當我們有因緣去受持一部經典時,還是得由金剛上師口授一遍,我們才可以受持,這個意義是為了要讓這部經典的會上之主首肯、讓護法來護持你,這點非常重要。 我們可以用上述顯教持誦經典的觀念,來說明密宗的傳法。在密宗,只有經過上師的教授,才可以修這個法、或唸這個本尊咒,因為只有這樣,才會得到這個法的灌頂主、和灌頂護法的護持。一般我們所說的傳法,在密宗稱之為「灌頂」,「灌頂」的意思是把這個東西教給你,代表你有能力、且可以被允許修持這個法。灌頂「灌」字「水」字邊的意思,代表灌頂是以水灑在入壇城弟子身上、或頭上的一種祝福的儀式。 密宗在傳授法,也就是灌頂的時候,有三種層面的意義存在:第一個,是跟灌頂的法結緣,入壇城第一個的法就稱為「結緣灌頂」,結了這個緣就可以修這個法、修這個本尊。第二個,是稱為「本尊修法灌頂」,雖同樣是受一個法,但這和結緣灌頂有點區隔。第三個,是 燒烤這個法的「阿闍黎灌頂」,即金剛上師的灌頂。這三點上有什麼區隔呢?最大的區隔是,在完整的完成阿闍黎灌頂之後,就是這個法的擁有者、持有者和傳授者。 這時候,大家不禁會問:「上師傳這麼多本尊法和教法,那一個才是自己的呢?」 修本尊法,是為了捨離我們的業報之身 要如何決定修法本尊?在密宗傳承上,要經過「丟花占卜」,也就是我們會有金剛界的曼陀羅和胎藏界的曼陀羅,在唸了「丟花祈願咒」之後,我們將夾在手上的花朵丟在壇城上,它會指出我們和那一個本尊有緣,上師再依此指示,透過擲籤的方式來決定我們的修法本尊,這是一種個人持有的一個本尊修法。 接下來我們又不禁要問:為什麼要去修本尊法呢?修本尊法對自己有何益處? 大家都知道,在累劫以來,我們久經輪迴,這個身軀是眾業所集的身軀,是業報之軀、是血肉之軀;但本尊的身軀,卻是具備著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形好的身軀;依佛經的記載,佛有三十二種相、八十種隨形好,其威儀非常的圓滿,所以佛的身體,稱之為「福聚身」,即福報聚集之身,此為眾生和佛之間的差 信用卡代償別。我們求取「本尊灌頂」唯一的意義,就是要讓自己捨離掉凡夫的業報身軀、眾惡所集的身軀,透過修持本尊的法,讓自己的身體轉成為福德之身,就是福聚之身,擁有佛菩薩的智慧法身,就不會再經歷輪迴,也就不會經歷到世界上的一些痛苦了。 所以密法的灌頂的意義,就是在這裡:密法的灌頂,是一種成佛的保證!透過密宗的灌頂,可以讓凡夫的身體,轉為佛陀的福聚身,同時具備著三十二種相好,八十種隨形,有著佛的智慧。 接受密法傳灌,要積聚自己的加行和資糧 在密宗傳統裡,每一個灌頂的法,我們都稱之為「續」,續即相當於顯教的經;「經」,指的是「經行之道」,「續」指的是「相續法流」,這是不同的。 「經」和「續」的差別在什麼地方?顯教要我們透過瞭解經典,依照經典去行持,然後才會有開悟成佛的機會;而「續」指的是佛菩薩的法身,相續光明的流在你身上持續作用,以此相續之力成佛,此為顯密的不同。因此,我們說顯為「因乘」,密為「果乘」。所以說,學密宗的行者是很尊貴的,因為他直接在果位修行。 但學密法需要根基,如果你不是學密根 房屋二胎基的人,學起密法就會覺得很辛苦。但是佛是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的,雖然學密法需要根基,可是佛菩薩也給我們機會,讓我們藉助一些資糧道、加行道,來增加自己的福報;有了福報,則根基會更加確定。所以接受密法傳灌的弟子行者,必須在平常做功課的時候,累積自己的一些福德,就是要積聚自己的一些加行和資糧。 加行和資糧,可以增長福德天庫 加行,指的就是在修行佛法之後的一種特別的功課;而資糧,指的是積聚一些善的善業。所以,對於初入密乘教法的弟子來說,都被規定要做四加行:獻曼達、四皈依、三十五佛、和百字明這四種加行。但是,如果有上師告訴我們,必須唸十萬遍的百字明,以及十萬遍的四皈依咒,我們可能會問:「上師,為什麼要這麼唸?有何意義存在?」就像之前說過的,眾生是業報所集之體,沒有任何善功德可言,佛是福聚之身,清淨圓滿,透過這些唸誦和修持,可以為自己積聚一些福德、積聚一些世間的善果,也就是積聚一些世間上受用的東西,例如說,最根本的可能是財富、智慧或健康。 如果透過基本的密法修持唸誦到一定的程度,我們的福德,就可以慢慢的?seoW長,這個就是聚集虛空錢財,也就是增加我們的天庫。有人常會問:「我這輩子能有多少財庫?」意思就是「我這輩子會有多少錢」,如果我們修持本尊法,就會開始聚集福德,我們的天庫就會慢慢的增加,這樣的累積會是非常快速的。 可是,就像前面說過的,因為人是眾業所集之身,所以要先透過修持本尊法,累積足夠的福德,將天庫聚集滿了,才會滿溢出來到人間的財庫。所謂人間的財庫,包含三件事:智慧、錢財以及健康,這三件事,是一般人最常擔心的,都希望可以馬上解決,所以,很多弟子常會希望上師能傳授一個「黃財神法」,覺得一聽到財神法就會發財,但是,要知道當我們唸誦不到那個程度時,天庫積不滿,它不會滿出來,滿到地上屬於人的財庫裡面。 密法灌頂共有四個密續 密法灌頂下來又分四個密續:「行密續」、「作密續」、「瑜伽密續」,和「無上瑜伽密續」。一個可以讓我們在世間上受益、及成就的法,這都屬於「作密續」;只有完整的「作密續」,才可以使一個金剛弟子,在修學的過程中、及在法上完整皈依。 就如今天我們要去刻一尊佛像,我們可能要先到山林中,先選用我們想要的木?票貼Y,然後把它取下來,再到戶外陰乾,而後,再將木頭刨光,取其合用的部份,開斧雕刻成佛像,最後再補土、上漆、上金泊,如此這尊佛像才能被供奉,這是個很完整的過程。 「作密續」也是一樣,它有一定的完整過程。但是,目前我們所傳的教法,因為每個弟子的根基、來源不同,也因為壇城的本尊不同,所以沒有辦法在一次的灌頂中,把所有的「作密續」一次講完,甚至沒辦法完整的將「作密續」的法給予。這是為什麼?因為學習「作密續」需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,我們才會擁有比較強大的金剛靈力和金剛法力。所以,大家開始的時候,是先接受上師的灌頂,讓本尊的慧光、福光,福、慧二光降臨到每個人的身上,先得到壇城灌頂本尊的加持,也得到灌頂本尊隨行護法的保佑! 一般我們所說的傳法,在密宗稱之為「灌頂」,「灌頂」的意思是把這個東西教給你,代表你有能力、且可以被允許修持這個法。在結緣灌頂上,我們獲得壇城本尊的允許,及護持護法的加持之下,接受灌頂的弟子,就可以轉其業報之身。 灌頂必須一再領受及重複受灌 我們現在所受的一些教法,都是一些結緣唸誦的本尊教法,並非是阿闍黎灌頂的完整受 澎湖民宿法次第。但在結緣灌頂上,剛剛說過的,我們獲得壇城上本尊的允許,及護持護法的加持之下,接受灌頂的弟子,就可以轉其業報之身。 要知道,本尊可能不是第一次就答應我們,因為密法上有一個修行口訣,也就是在修行本尊身的時候,要運用召請印將本尊溶入自己的身體,所謂「本尊即我,我即本尊」。但我們要清楚,本尊是不是已經確定融入我們的身體了呢?並不一定!因為本尊還要看,我們的業力是不是清淨了?我們的加行道、資糧道是不是已經圓滿? 所以任何一個金剛弟子,要常常的接受灌頂來消災解厄,任何的灌頂都不可以放棄,即使這個頂灌了兩次,都可能必須再灌,不能因為說這個法已經受法三次、已經灌了三次頂,就很自傲的以為這樣就夠了。 我們目前所傳的教法,都是學習去思惟本尊之身,而後將本尊融入自己身體內,去覺察自己與本尊的一切相好隨形沒有差別,進而將自己的心,安住在禪定裡面,讓業力、業報在禪定的加持力上減低,甚至可以消業,讓這個業能有轉化的餘地,這就是修本尊法。 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訂做禮服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g82xgco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